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2025年13期
卷首

以体育人:从文明印记到强国脉动

本刊编辑部;

<正>“体育”一词最早可追溯至1760年的法国。当时,法国人首次在报刊上使用“体育”,用于论述儿童身体教育问题,强调“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中国古代虽无“体育”这一表达,但体育活动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篇章。西周时期,“六艺”中的“射”“御”被明确赋予礼乐教化功能,君子们在弓矢控驭与车马驰骋之间“以礼制心”;在汉代,蹴鞠兼具军事训练与娱乐功能,体现出“寓武于乐”的实践智慧;到了唐代,唐玄宗以马球“与吐蕃竞胜”,体育竞技成为政治博弈的延续;

2025 年 13 期 No.1525 ;
[下载次数: 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特别关注

保障运动时长,激活体育新动能

<正>策划人语体育是培养“强国一代”的重要支柱,承载着强身健体、磨炼意志乃至塑造人格的多重使命。从个体的健康成长到民族的未来发展,体育始终以独特的方式塑造生命、凝聚力量,成为教育强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拼图。

2025 年 13 期 No.1525 ;
[下载次数: 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内涵厘定、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许文鑫;郭洪亮;

“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指向中小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内的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综合,是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依然令人担忧”“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学生学了12年体育却未掌握一项真正的运动技能”问题以及发展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之举。为此,应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素养,优化政策落地的内在条件;家校社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助推政策落实。

2025 年 13 期 No.1525 ;
[下载次数: 4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趣拾”课间:厦门实验小学的多彩实践与育人探索

汤吟莹;

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与关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课间活动作为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实践载体,具有深层价值。文章以厦门实验小学“趣拾”课间活动体系为例,阐述课间活动如何通过时间重构、空间再造、评价升级,实现从“活动育人”到“系统育人”的跨越。

2025 年 13 期 No.1525 ;
[下载次数: 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课间体育游戏创新实践

梁斌;

基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文章提出“人工智能+”背景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游戏化教学的三维创新路径:通过技术赋能,构建虚实融合的交互式情景化运动游戏,提升学生课间活动参与度;通过资源整合,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优质活动内容的供给,构建数字化赛事机制,形成“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大课间活动新范式;通过数据驱动,建立“采集—分析—反馈”闭环机制,提升活动反馈的即时性,确保大课间活动实效性,从而有效突破传统大课间活动形式单一、评价滞后等瓶颈,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2025 年 13 期 No.1525 ; 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立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Z2023ZX053)的成果
[下载次数: 4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强国战略视角下体育教师角色定位新思考

罗荣汶;

体育是生命教育的动态教科书,基于身体实践来传递生命价值。面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体育教师应自觉成为执行者和推动者,不断提升育人能力,致力于培养具备吃苦耐劳、奋勇拼搏、永不言败精神的学生,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2025 年 13 期 No.1525 ; 龙岩市“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专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田径运动技能评价标准的实践探究”(编号:SJMS2023-05)的成果
[下载次数: 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政策转化_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定位与模式重构

储朝晖;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基础教育需要消除模糊认识或错误认知,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深入认识科技发展与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形成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行动自觉;要基于对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早期环境特征的把握,重新定位育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将学校建造成更适合于不同个体充分成长、发展的乐园,保证个体差异化发展的自主性和充足空间,为所有学生优势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要直面育人标准过于单一、管理与评价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重构育人范式,创设保障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条件和环境,保障教师教学与评价自主权,坚持“做中学”原则,实施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要加深对儿童的认识,深化对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避免高喊口号却违背规律的行为发生,以取得预期的育人效果。

2025 年 13 期 No.1525 ;
[下载次数: 1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政策转化_学习贯彻《学前教育法》精神

儿童权利本位视角下家园社协同育人的困境及纾解路径——基于《学前教育法》的分析

梁祖连;王默;

《学前教育法》诸多条款体现了对儿童权利的尊重和保护,明确了家园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其不仅系统勾勒了儿童权利的内容、保障机制,还明晰了政府、幼儿园、家长和社会的权利义务,建构了时空统一的权责共同体。但实践中,教育主体权利认知错位、权责边界模糊、保障支持不足、评估机制缺失,导致儿童权利保障不足,进而影响家园社协同育人效果。为此,三方应构建权利导向的协同育人观、完善协同共育责任体系、提供协同共育保障支持、健全协同共育监督评价体系,助力儿童权利实现。

2025 年 13 期 No.1525 ; 2023年度四川省心理学会科研规划项目“‘3D’绘本阅读活动提升中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SCSXLXH2023014)的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5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 福建教育
创办日期:1951年
主办单位: 福建教育杂志社
刊期: 半月刊
电话: 0591-87091882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017/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0427-7058

公告栏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100,962
今日访问量: 63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